新乡医学院学报

瞭望 | 浙大一院如何让公益性、高质量并存—— 

来源:新乡医学院学报 【在线投稿】 栏目:综合新闻 时间:2022-06-06

  新冠肺炎疫情暴发初期,恰逢浙大一院全新的之江院区建成,拥有1000多张崭新床位。要不要拿出这些崭新床位做集中隔离收治点?当时有反对的声音,并且国家当时还没有提出“四早”要求。

  梁廷波:近年,公立医院进入高质量发展的快车道,医生看病能力提高,新技术新手段的应用能力也在提高。

  如果说器官移植是外科领域的“珠穆朗玛峰”,那么多器官联合移植类似珠峰顶端最难撷取的明珠。近3年,多器官联合移植在医院广泛开展,不断挑战高难度复杂移植手术,整体移植存活率全国领先。

  血液、肾脏、泌尿外科也都有很多“撒手锏”,比如泌尿外科的“达芬奇”机器人,做的手术量是全国最多的,在全球范围内可能也是最多的。

  我想,尊重市场规则和坚持公益性的关系,“大小”一定要看清,“主次”一定要分清。

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党委书记梁廷波

  梁廷波:不可否认,医院管理有类同企业管理的方面,但前提条件是以病人为中心,以人民群众的生命健康安全为中心。医院为了赚钱用上不正当的手段,为了止损做出利己主义的选择,人民群众就会遭殃。这是非常直观的。

  通过一代代传染病专家的努力,医院这个学科现在做到了全国领先。传染病科室和队伍建设、多学科跨学科施治能力等,连续多年排全国第一。

  我们不能仅依赖现有的药物、医疗器械,而是应通过建立临床需求导向的科研机制,着力解决国家医学发展“卡脖子”问题

  梁廷波:浙大一院的第一任院长王季午教授就是搞传染病的,为医院传染病学科的发展奠定了很好的基础。

  我认为,在大型公立医院的生态系统中,教学和科研是绿水青山。

  对医院将资源向医学教育和基础科研倾斜,医院内部起初也有不理解的声音,认为医院和医生的本职工作是看病,科研投入难产出。

  可以说,浙大一院传染病学科是国内国际都极具影响力的高峰学科。不仅设有浙江省首个医学国家重点实验室,更实现我国医药卫生行业、教育行业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特等奖“零的突破”。

  “让医学进步真正在患者床边发生”

  《瞭望》:浙大一院为何敢于挑战并最终能拿下这么多高难度复杂手术?

  2020年,我们为一位70多岁的胰腺癌患者实施了一项全球独创的手术:系统化疗后胰十二指肠切除联合自体小肠移植手术。同一年,医院还开展了全球首例多米诺肝移植联合小肠移植手术,涵盖3台肝移植、1台小肠移植,让4位患者新生。

  目前国内医院临床应用技术往往比较熟练,但基础科研创新比较缺乏。临床、基础研究、产学研转换、交叉学科建设统一推进,是未来国家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建设的必由之路。我们不能仅依赖现有的药物、医疗器械, 而是应通过建立临床需求导向的科研机制,着力解决国家医学发展“卡脖子”问题。

  浙大一院能取得这些发展成果,党委领导下的院长负责制发挥了核心作用。党委领导下的院长负责制,改变了公立医院党建弱化、虚化等问题。党员身份不明确,支部活动形式大于内容,党员理论知识、组织协调能力不到位,表现为服务态度差、医疗能力提高慢、行风建设有问题等等,这是一些公立医院以往的弊病。

  梁廷波:医院正着力加大投入基础科研,并取得一系列标志性成果。

  从员工66人、床位65张到拥有六大院区、开放床位5000余张、现有职工余人;从民房改造成的“弄堂医院”到获批创建国家医学中心、拥有国家传染病医学中心、成为国家区域医疗中心牵头单位……过去75年里,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(下称浙大一院)以综合实力雄厚、医疗质量过硬、学科特色鲜明等享誉海内外。

  《瞭望》:浙大一院对基础科研的投入大致是什么情况?

  从非典、H7N9禽流感到西非国家的埃博拉疫情再到新冠肺炎疫情,浙大一院的专家不仅参与临床救治,还在病毒溯源、传播途径、院感防控等方面提供科学依据和支持,涌现出一大批先进集体和人物。

  2021年底,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“肿瘤物质与能量动态的介尺度研究”基础科学中心正式落户浙大一院。它将围绕肿瘤物质与能量代谢的相互调节,揭示肿瘤发生发展的全景图谱,有望为我国肿瘤预防和诊治提供突破性的手段和方法。

上一篇:海南医学院儿科学院落户省妇女儿童医学中心 将
下一篇:没有了